随着通讯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兴的犯罪手段也随之诞生,网络电信诈骗案例屡见不鲜。为了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群体的现象,加强研究生防范网络金融诈骗意识,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防止个人财产遭受意外损失,2021年3月31日下午,吉林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特邀长春市公安局高如月警官来校开展关于如何规范校园贷、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知识讲座。本次讲座以案例的形式对与会人员科普了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如何杜绝非法“校园贷”。
一、如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设置骗局,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骗取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例如,网络刷单,网络贷款,冒充熟人诈骗,套路贷,校园贷等。电信网络诈骗依托于互联网,套路千变万化,令人难以觉察,防不胜防。在当前社会,人们很容易陷入电信网络诈骗陷阱的主要原因与信息泄露息息相关。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使人们的隐私不再成为秘密。人们每天都在扫码、注册新的账户、寄出或收取快递,个人信息无时无刻都在被泄漏。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可以轻而易举的利用人们的个人信息获取受害者的信任,达到诈骗的目的。为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高警官呼吁研究生们学习掌握以下方法,切实维护个人权益:1.小心未知网络的链接2.不要轻易地透露自己的账户密码3.提防钓鱼网站,养成核实网址的好习惯4.警惕二维码5.注重个人信息保护6.建议微信、支付宝设置延迟到账功能7.多关注手机软件的应用授权。
二、如何杜绝非法“校园贷”
人们往往对电信网络诈骗存在一定误区,总将电信网络诈骗与老年人联系起来,然而实际上,除了中老年人之外,社会阅历少,防范意识较差的青年群体也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青睐的对象。近年来,互联网借贷平台瞄准了学生群体,以贷款平台、校园分期购物平台和电商平台的分期付款等形式慢慢渗入校园。非法“校园贷”以“互联网+金融”之名,对学生们行电信网络诈骗之实。为了杜绝非法“校园贷”,首先,研究生们应当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切勿盲目攀比。其次,研究生们应当掌握相应的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非法“校园贷”的防范意识,识别非法“校园贷”的套路。最后,在选择贷款时,学生们应当谨慎选择线下正规的金融机构。假如不幸中了非法“校园贷”的圈套,学生们应尽量保留犯罪嫌疑人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报案。
总的来说,所有骗局都围绕一个“钱”字,凡是涉及钱财的问题,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到反复核实,多次确认,降低受到电信网络诈骗、校园贷的风险。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切实增强了研究生们的防范意识,提高了研究生群体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的能力。